這裡「廚房」是兩個電爐外加水槽,灶上空位放了水壺後就沒什麼位置放廚餘菜渣,所以煮東西時常因為沒剩餘空間放碗放盤放湯匙、必須跟一旁的椅子和冰箱頂借位置,讓我每次忙亂中還得抽空在心裡碎唸不少鄉土話,但我還是很感念這個恩情廚房,沒有它和小湯鍋,就炊不出什麼可以下肚的玩意。
老友笑說這豈不是回到學生時代外宿生活?我邊笑邊同意,天涯何處不為家啊。
我來之前D通常是炒菜配麵,不過若要帶便當,還是飯為上選,所以到這裡不久後,我們就買了小袋米回來蹲角落。話說,野火煮飯可回溯到國小幼童軍時期...,但少來了,小時候當然都是指導老師在煮,小童們充其量是「顧」飯以及做活動,似乎不太理會野炊的技術問題。(遠目)
白飯其實用爐煮比電鍋或電子鍋快很多,只是必須在不遠處待命,沒辦法像電鍋那樣按了煮飯鍵後跑到一千米外去做體操半小時再回來也沒關係,否則下場通常就是等到陣陣糙灰搭香味傳來才會臨時想起說:XX,有鍋米在爐上。
跟一般煮飯鍋內水的高度相同,只要微泡一下就可開火煮,若不是很放心,可以滴幾滴食用油(其實有油無油感覺差異不大),水滾後轉小火繼續煮,等鍋內翻滾聲變小(通常我會用手指壓鍋蓋頭感覺裡面的情況,不然開個縫隙看也可),表示水份已經吸收煮乾,接著熄火悶五分鐘。兩杯半的米大約十五分鐘後就能盛出,配家常菜能如此「速」食,經歷米一路成飯的每分每秒,搞得吃半碗都開心滿滿,像辦家家酒真能有東西吃的孩子,即使煮菜是例行公事,也要讓它充滿樂趣。
興致所來外一章
前陣子生鮮區的帶頭蝦在特價,正好合我意,雖然蝦頭佔了點重量,但頭殼才是海鮮湯汁的精華所在,不買簡直誓不為人。另外買了一小罐泡菜,放著的目的是等哪天懶惰不想煎煮菜餚時可以用來做泡菜海鮮鍋,果然沒隔多久就派上用場,顯示懶人周期有縮短的傾向。
泡菜鍋只要切切切、丟丟丟、調個味就成,兩人共享或眾人同樂皆適宜,尤其切了一大塊杏鮑菇,我幾乎想整鍋自己吃,但因為深深明瞭眼睛比胃大這個道理,還是強忍下來。
方便起見,我先剝蝦殼和挑腸泥,把蝦頭分開煮,這樣吃時不會「擦擦滴」又沾手,蝦頭也可夾著吃(但野蠻如我,還是用手拿了)。難得買到大蝦,本座心情特好,還很體貼地自己少吃一隻(少吃兩隻是不行的)。
忽然想起某天做生菜沙拉時,切切切有片菜不小心飛到地上去,我撿起來用水沖洗後,反射動作直接送進自己嘴巴而非放回盤子上給另一半吃,這種百年難得的愛,怎說呢,已經非常體貼了,不需另外用吃蝦的數量來表示,海鮮再怎樣是不能落人後太多的啊。(熱血)
- Jun 29 Mon 2009 15:17
北拋拋幼咪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