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去韓國餐廳,最期待的其實不是主餐,而是餐前免費小菜,蜜蕃薯、鹹豆、泡菜、辣黃瓜、魷魚絲、辣蘿蔔、麻油拌海帶、涼粉、豆芽菜、甜不辣、蒜蓉豆腐、熱炒米年糕... 不同店家給的小菜略有變化。大家常開玩笑說,看菜色和續盤有沒有阿沙力,就看得出店家誠意和等級。雖然小菜量很少,但每一道單獨來看,都是好下飯的絕妙配菜。

 

 

學校時期的室友都是韓國人,我也從「不愛泡菜」變成「有泡菜最好」的好吃者。第一任室友是夫妻,老婆的媽媽從韓國來看他們時,親手做了三小缸泡菜,我下課回房經過浴室,看到婆婆把洗好的N顆大白菜整齊堆在浴缸裡 (編按:別誤會,浴缸是很乾淨沒在使用的),老實說有被那樣的排場嚇到 o.O,瞬間有那種居家變成餐廳後頭廚房的感覺。

 

第二任室友是姐弟,他們人也很好,我們年齡相近,還三人一起開拔到學校後山頭去露營。晚上冷得要命,姊姊說要做活動暖身才好睡,所以我把我的超亮白光小手電筒掛在帳篷內,他們敎我玩起韓國年輕人玩的搞笑사랑해요(我愛你)遊戲,圍成一圈,順時針猜拳,贏的馬上對輸的擺很醜的臉說saranghaeyo,越痴呆越好,輸的如果笑場三次就要被處罰。我們沒什麼瘋狂路線可走,輸的只有可樂好罰,搞得肚子滿氣泡才睡。一早起來吃啥?低溫中抖著煮泡菜鮪魚鍋。韓國人早餐吃飯,所以我們簡單煮辣湯來泡飯就很美妙了。儘管不是真正在林間,朝露相伴,雖不中亦不遠矣。

 

台式小菜,顧名思義,有著濃濃台味。一言以蔽之,讚啦!有人一定會說,來杯冰啤酒更好。距離上次有啤酒有小菜的時刻,是老張吵著要唱歌的晚上,結果大家是盡興了,老張卻沒趕上末班火車,只好乾等半夜的客運,我在傻眼的同時,也只能給予精神上的支持...。老張總是說,擇期不如撞日,想做什麼就做,想去哪裡就去,所以這種趕不上車的情節,相信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威脅,只要幾個昔日同窗開心就好。(但為什麼我們每次都被盧要幫你注意時間呢?)(咳)

 

我愛的台灣小菜不外乎牛肚、豆乾、海帶、滷蛋,這些是牛肉麵店就吃得到的基本咖;若說跟老友R吃的滷味,就是木棉豆腐,另外還有甜甜的東山鴨頭,或者夜市的炸番薯條沾梅粉。這些可不是美美配菜而已,吃了會紮實撐胃,讓人摸摸肚子卻還想再送進口的狠角色。

 

那天我正在掃描冰箱內的食物,靈光一現,剛好可以把剩下的洋蔥運用運用。冰箱裡有罐做蕃茄義大利麵醬用的油漬蕃茄乾Sun-Dried Tomatoes,說實在我很少用加工食品,不過既然有這玩意,搭配來玩玩看。只需三樣東西:蕃茄乾、菜豆、洋蔥。照例先把洋蔥切細炒香,加入菜豆放少許鹽調味,最後放適量蕃茄乾進去收汁。配飯我愛小辣,所以又放了點豆瓣醬,順便增色。蕃茄乾帶酸,夾一小塊再配一口菜豆和洋蔥,口感先是清爽,後勁有辣。我忽然想,以後看球賽轉播別吃零食了,要動嘴就來盤小菜吧,管它可樂啤酒冬瓜青還芬達,右手小菜左手飲料,閉上眼,再冷也要想像自己坐在熱帶海灘上吹風,開懷為絕妙好球忘情歡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aringmage 的頭像
    soaringmage

    Sailing Out

    soaring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